作物学报 ›› 2006, Vol. 32 ›› Issue (01): 125-137.
刘景辉;曾昭海;焦立新;胡跃高;王莹; 李海
LIU Jing-Hui; ZENG Zhao-Hai; JIAO Li-Xin; HU Yue-Gao; WANG Ying; LI Hai
摘要: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表明,间作青贮玉米边际效应显著,并因品种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异。大喇叭口期,间作青贮玉米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15.3%~88.1%和15.1%~89.0%,在中部为52.1%~74.1%和51.2%~73.0%。全生育期内,间作青贮玉米平均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49.5%~62.1%,中部为40.7%~56.6%。5~30 cm土层地温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同一土层温度均为间作高于单作;5 cm土层生育期内的平均地温间作比单作提高了1.0%~1.8%。收获期,间作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比相同种植面积的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2.3%~20.9%、0.4%~7.6%和2.2%~19.6%。间作复合群体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比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30.8%~59.1%和99.4%~137.5%,而鲜草和干草产量比单作玉米分别降低了22.7%~32.3%和17.6%~28.2%,比单作紫花苜蓿分别提高了156.7%~202.4%和176.5%~197.5%。间作紫花苜蓿初花期鲜草和干草产量及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表现出边行劣势,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间作复合群体可充分利用田间光照和地温条件,并且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覆盖地面、防风固沙、培肥地力的作用,第2年5~6月份即可收获第一茬,不仅可以解决内蒙古因缺草而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而且为间作青贮玉米提供了较大的生长空间。
中图分类号:
[1] | 林志敏, 秦贤金, 吴红淼, 庞孜钦, 林文雄. 不同太子参品种对连作胁迫差异响应及种内间作效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2, 48(9): 2351-2365. |
[2] | 杨欢, 周颖, 陈平, 杜青, 郑本川, 蒲甜, 温晶, 杨文钰, 雍太文. 玉米-豆科作物带状间套作对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6): 1476-1487. |
[3] | 赵建华, 孙建好, 陈亮之, 李伟绮. 玉/豆间作产量优势中补偿效应和选择效应的角色[J]. 作物学报, 2022, 48(10): 2588-2596. |
[4] | 魏正业, 张海星, 石薇, 常生华, 张程, 贾倩民, 侯扶江. 种植方式与施氮对西北旱区饲草作物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10): 2638-2653. |
[5] | 宋丽君, 聂晓玉, 何磊磊, 蒯婕, 杨华, 郭安国, 黄俊生, 傅廷栋, 汪波, 周广生. 饲用大豆品种耐荫性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J]. 作物学报, 2021, 47(9): 1741-1752. |
[6] | 党科, 宫香伟, 吕思明, 赵冠, 田礼欣, 靳飞, 杨璞, 冯佰利, 高小丽. 糜子/绿豆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6): 1175-1187. |
[7] | 王一帆, 殷文, 胡发龙, 范虹, 樊志龙, 赵财, 于爱忠, 柴强. 间作小麦光合性能对地上地下互作强度的响应[J]. 作物学报, 2021, 47(5): 929-941. |
[8] | 刘少荣, 杨扬, 田红丽, 易红梅, 王璐, 康定明, 范亚明, 任洁, 江彬, 葛建镕, 成广雷, 王凤格. 基于农艺及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青贮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12): 2362-2370. |
[9] | 张金丹, 范虹, 杜进勇, 殷文, 樊志龙, 胡发龙, 柴强. 小麦玉米同步增密有利于优化种间关系而提高间作产量[J]. 作物学报, 2021, 47(12): 2481-2489. |
[10] | 王飞, 郭彬彬, 孙增光, 尹飞, 刘领, 焦念元, 付国占. 增温增CO2浓度对玉米||花生体系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220-2231. |
[11] | 覃潇敏, 潘浩男,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低磷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瘤生长、固氮功能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11): 2268-2277. |
[12] | 任媛媛, 张莉, 郁耀闯, 张彦军, 张岁岐. 大豆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产量形成的竞争效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10): 1978-1987. |
[13] | 杜进勇,柴强,王一帆,范虹,胡发龙,殷文,李登业.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9, 45(9): 1398-1406. |
[14] | 党科,宫香伟,陈光华,赵冠,刘龙,王洪露,杨璞,冯佰利. 糜子绿豆带状种植下糜子的氮素积累、代谢及产量变化[J]. 作物学报, 2019, 45(12): 1880-1890. |
[15] | 程亚娇,范元芳,谌俊旭,王仲林,谭婷婷,李佳凤,李盛蓝,杨峰,杨文钰. 光照强度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同化物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8, 44(12): 1867-18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