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 2007, Vol. 33 ›› Issue (04): 620-624.
胡希远1;Joachim SPILKE2
HU Xi-Yuan1;Joachim SPILKE2
摘要:
利用空间相关模型和传统方差分析模型对小麦和玉米3个田间试验产量数据进行了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3个试验都显著存在空间变异,空间变异方差占据剩余变异方差的83.5%~0.4%;相对于传统随机完全区组分析法,空间相关模型法效应比较的标准误平均降低18.4%~14.2%,分析相对效率平均为1.50~1.36,因而比区组控制空间变异更有效;不同空间相关模型分析的结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建议利用空间相关模型分析田间试验,并利用Akaike信息准则(AIC)进行最佳空间相关模型选择。
[1] | 王靖天, 张亚雯, 杜应雯, 任文龙, 李宏福, 孙文献, 葛超, 章元明. 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R软件包SEA v2.0[J]. 作物学报, 2022, 48(6): 1416-1424. |
[2] | 王丹, 周宝元, 马玮, 葛均筑, 丁在松, 李从锋, 赵明. 长江中游双季玉米种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J]. 作物学报, 2022, 48(6): 1437-1450. |
[3] | 杨欢, 周颖, 陈平, 杜青, 郑本川, 蒲甜, 温晶, 杨文钰, 雍太文. 玉米-豆科作物带状间套作对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6): 1476-1487. |
[4] | 闫宇婷, 宋秋来, 闫超, 刘爽, 张宇辉, 田静芬, 邓钰璇, 马春梅. 连作秸秆还田下玉米氮素积累与氮肥替代效应研究[J]. 作物学报, 2022, 48(4): 962-974. |
[5] | 袁嘉琦, 刘艳阳, 许轲, 李国辉, 陈天晔, 周虎毅, 郭保卫, 霍中洋, 戴其根, 张洪程. 氮密处理提高迟播栽粳稻资源利用和产量[J]. 作物学报, 2022, 48(3): 667-681. |
[6] | 王琰, 陈志雄, 姜大刚, 张灿奎, 查满荣. 增强叶片氮素输出对水稻分蘖和碳代谢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2, 48(3): 739-746. |
[7] | 闫岩, 张钰石, 刘础荣, 任丹阳, 刘洪润, 刘雪晴, 张明才, 李召虎.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双晚”种植模式下的品种匹配与资源效率[J]. 作物学报, 2022, 48(2): 423-436. |
[8] | 张建, 谢田晋, 尉晓楠, 王宗铠, 刘崇涛, 周广生, 汪波. 无人机多角度成像方式的饲料油菜生物量估算研究[J]. 作物学报, 2021, 47(9): 1816-1823. |
[9] | 江建华, 张武汉, 党小景, 荣慧, 叶琴, 胡长敏, 张瑛, 何强, 王德正. 水稻核不育系柱头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7): 1215-1227. |
[10] | 黄冰艳, 孙子淇, 刘华, 房元瑾, 石磊, 苗利娟, 张毛宁, 张忠信, 徐静, 张梦圆, 董文召, 张新友. 花生巢式群体的脂肪含量遗传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6): 1100-1108. |
[11] | 方彦杰, 张绪成, 侯慧芝, 于显枫, 王红丽,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 全膜覆土种植和施肥对旱地苦荞耗水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6): 1149-1161. |
[12] | 党科, 宫香伟, 吕思明, 赵冠, 田礼欣, 靳飞, 杨璞, 冯佰利, 高小丽. 糜子/绿豆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6): 1175-1187. |
[13] | 靳义荣, 刘金栋, 刘彩云, 贾德新, 刘鹏, 王雅美. 普通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作物学报, 2021, 47(3): 394-404. |
[14] | 雷永, 王志慧, 淮东欣, 高华援, 晏立英, 李建国, 李威涛, 陈玉宁, 康彦平, 刘海龙, 王欣, 薛晓梦, 姜慧芳, 廖伯寿. 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在高糖品种培育中的应用[J]. 作物学报, 2021, 47(2): 332-341. |
[15] | 柳燕兰, 郭贤仕, 张绪成, 马明生, 王宏康. 密度和施肥对旱地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2): 320-3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