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5年 第31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5-10-12
    • 研究论文
      小麦TaLon1基因克隆与分析
      刘立科;郭小丽;刘冬成;刘春光;王化波;张爱民
      作物学报. 2005, (10):  1247-1252. 
      摘要 ( 1977 )   PDF (7985KB) ( 10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酵母和人类中,依赖于ATP的Lon蛋白酶起着降解线粒体内非正常蛋白质和维持线粒体DNA的稳定等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小麦Lon蛋白酶家族的一个基因,命名为TaLon1TaLon1和籼稻Lon1、玉米Lon1的相似性分别为94%和92%。表达分析表明,TaLon1在小麦根、叶和花药中均表现组成型表达,表明该基因在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很重要,起着类似管家基因的作用。在菜豆上已经间接证明Lon蛋白酶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本研究中, TaLon1的表达在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其他正常的品系之间没有差别。与大肠杆菌和酵母中的lon基因不同,TaLon1不能被90 min的42℃热激所诱导。另外250 mmol/L NaCl处理后,该基因的表达量下降。

      不同生态环境下玉米产量性状QTL分析
      兰进好;李新海;高树仁;张宝石;张世煌
      作物学报. 2005, (10):  1253-1259. 
      摘要 ( 1964 )   PDF (5709KB) ( 1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黄早四和Mo17为亲本得到的191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衍生的184个F2∶3 家系作为性状评价群体,分析了单株穗数、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籽粒产量在北京和新疆2个生态环境下的表现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结果。QTL检测结果表明,2个环境共检测出47个QTL,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以外的9条染色体,其中与单株穗数相关的QTL共10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3%~25.6%;与穗行数相关的QTL共13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5%~23.2%;与行粒数相关的QTL有9个,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4%~13.7%;与百粒重相关的QTL达10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9%~13.3%;与单株籽粒产量相关的QTL有5个,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1%~35.8 %。大部分产量QTL只在单一环境下被检测到,说明产量相关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表型相关显著的产量性状,它们的QTL容易在相同或相邻标记区间检测到。研究还发现了若干个QTL富集区域,可能是发掘通用QTL的候选位点。

      大豆对SMV抗侵染与抗扩展的遗传分析
      智海剑;盖钧镒;何小红
      作物学报. 2005, (10):  1260-1264. 
      摘要 ( 1903 )   PDF (6575KB) ( 8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研究最早着重于系统病症,后来发现感病材料还存在发病程度上的遗传差异,抗侵染与抗扩展并不相同,从而鉴别出一批具不同类型抗性的抗源。本研究利用抗侵染和抗扩展品种(系)配置10个不同类型杂交组合,在分别接种Sa或SC8株系条件下,研究两类抗性的遗传模式。结果表明,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抗侵染和抗扩展分属不同遗传体系,抗侵染由一对主基因控制,抗病对感病表现为显性;抗扩展由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F2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3.91%~74.97% 和18.43%~37.04%,F2∶3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9.46%~82.42% 和17.42%~39.93%,抗性大小依亲本而异。两类抗性都有育种价值。因中抗×高感组合的遗传率明显低于高感×高抗组合,抗扩展育种应尽量选择抗性强的品种作亲本。

      巨胚水稻W025糙米浸水后γ-氨基丁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刘玲珑;江玲;刘世家;周时荣;张文伟;王春明;陈亮明;翟虎渠;万建民
      作物学报. 2005, (10):  1265-1270. 
      摘要 ( 1934 )   PDF (7883KB) ( 10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降血压功能水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W025是通过化学诱变和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系,具有巨胚特征,遗传分析表明巨胚基因受单隐性基因控制。进一步研究W025和其原始品种金南风浸水后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动态,并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2个谷氨酸脱羧酶转录本在浸水过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GABA主要集中在胚部,浸水后W025的GABA积累量显著高于金南风。(2)随着浸水时间延长,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W025胚部的酶活性显著高于金南风。GAD活性的变化与GABA的积累显著正相关,表明浸水后种胚GABA的积累与谷氨酸脱羧酶的催化反应有关。(3)2个谷氨酸脱羧酶基因OsGAD1OsGAD2在W025和金南风之间没有转录水平的差异。提示可能存在其它的谷氨酸脱羧酶基因对浸水后GABA的积累起关键作用。

      基于株平均值的胚乳性状QTL作图的极大似然方法
      徐辰武;王伟;胡治球;孙长森
      作物学报. 2005, (10):  1271-1276. 
      摘要 ( 1695 )   PDF (8046KB) ( 8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三倍体胚乳性状的数量遗传模型,发展出一种新的专用于胚乳性状数量基因座位(QTL)区间作图的统计方法。该方法以分离群体中各植株的分子标记基因型以及植株上若干粒种子胚乳性状的平均值为数据模式,采用基于平均值混合分布理论的极大似然方法进行QTL分析。QTL效应估计通过EM算法实现。由于该方法利用标记基因型内QTL基因型的混合分布特性,因此,它比同样基于株平均值的最小平方QTL分析方法以及迭代重新加权最小平方QTL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统计功效和精确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分析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CIMMYT普通小麦籽粒硬度等位变异的检测
      陈锋;何中虎;Morten Lillemo;夏先春
      作物学报. 2005, (10):  1277-1283. 
      摘要 ( 1941 )   PDF (5931KB) ( 9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籽粒硬度主要由5D染色体短臂的一对主效基因Ha控制,研究籽粒硬度等位变异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磨粉和食品加工品质。本试验对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138份历史品种和代表性高代品系的硬度基因型进行了研究。在用SDS-PAGE鉴定Pina-D1b/Pinb-D1a时,用10%甘油代替水配制分离胶,用PDA代替甲叉配制分离胶和浓缩胶,增强了PINA和PINB两种蛋白带型的分辨率。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硬质麦中Pina-D1a/Pinb-D1b类型偏多的特点明显不同,CIMMYT硬质小麦中puroindoline a(PINA)蛋白缺失类型(或称Pina-D1b/Pinb-D1a)较多,为118个,占85.5%;Pina-D1a/Pinb-D1a(野生型)为11个,占8.0%;Pina-D1a/Pinb-D1b类型有9个,占6.5%。其中,PINA缺失对小麦籽粒硬度的影响最大,与其他2种基因型硬度值之间差异达5%显著水平。先前研究结果表明,PINA蛋白缺失类型的磨粉品质和面包烘烤品质均劣于Pina-D1a/Pinb-D1b类型,因此,建议CIMMYT多引进一些其他硬度变异类型的小麦种质,如Pina-D1a/Pinb-D1b类型等,以改善其硬度基因型过度单一的局面,从而减少PINA蛋白缺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提醒我国以其他用途如抗病、抗旱等为目的,引种CIMMYT小麦时,还应充分考虑PINA蛋白缺失对磨粉和加工品质的不利影响,以更合理引进和有效利用CIMMYT种质资源。

      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路贵和;戴景瑞;张书奎;李文明;陈绍江;鄂立柱;张义荣
      作物学报. 2005, (10):  1284-1288. 
      摘要 ( 1915 )   PDF (7505KB) ( 10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目前我国科研育种和生产中84份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采用2种不同的干旱胁迫处理,依据成熟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剖析其抗旱性,发现我国玉米自交系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抗旱类型及抗旱丰产类型,它们是我国玉米抗旱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抗旱性分析发现, 产量构成因素的抗旱性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材料表现生育中、后期均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一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强的抗旱性;抗旱丰产性分析发现,产量构成因素的抗旱指数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材料穗粒数、百粒重抗旱指数均较高,有些材料穗粒数抗旱指数较高,还有些材料百粒重抗旱指数较高,表明不同的玉米能够以不同的途径实现抗旱丰产。

      稻米淀粉黏滞性QTL定位及其G×E互作分析
      沈圣泉;庄杰云;舒庆尧;包劲松;吴殿星;夏英武
      作物学报. 2005, (10):  1289-1294. 
      摘要 ( 1925 )   PDF (7470KB) ( 8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珍汕97B/密阳46构建RIL群体及其遗传图谱,经海南和杭州两地遗传试验,以精米粉RVA谱5个参数特征值PKV、HPV、CPV、BDV和SBV作为研究稻米淀粉黏滞性的指标,运用检测QTL主效应、上位性效应和G×E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方法,进行QTL联合分析。结果表明, (1)在检测到涉及5个性状的9个主效应QTL中,除PKV位于第5染色体qPKV5外,其余8个QTL均位于第6染色体上;(2)5个性状均检测到位于第6染色体RM197-RZ516区间的主效应QTL,很可能它们为同一基因,该基因还与Wx基因处于相同区域;(3)检测到与PKV、HPV、CPV、BDV等4个性状有关的QTL主效基因均表现有G×E互作,且方向一致,在海南试验中有增效作用;(4)还检测到涉及5个性状的10对上位性互作效应,但均未发现有显著的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

      谷子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ch的AFLP标记
      袁进成;石云素;胡洪凯;赵治海;宋燕春;石艳华;黎裕;王天宇
      作物学报. 2005, (10):  1295-1299. 
      摘要 ( 1755 )   PDF (6819KB) ( 10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雄性不育是实现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寻找与不育基因Msch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高不育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构建了Msch不育/可育近等基因系(NILs),通过对400对AFL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找到了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AFLP标记(P17/M37224和P35/M52208),与不育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是2.1 cM和1.4 cM,而且位于不育基因的同一侧,标记间相距0.7 cM。这两个AFLP标记可有效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用RAPD、ISSR和AFLP标记分析系谱关系明确的甘薯品种的亲缘关系
      贺学勤;刘庆昌;翟红;王玉萍
      作物学报. 2005, (10):  1300-1304. 
      摘要 ( 1995 )   PDF (6258KB) ( 9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RAPD、ISSR和AFLP标记对系谱关系明确的7个甘薯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24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9对AFLP引物分别扩增出173、174和168条多态性带。3种分子标记在检测甘薯品种间遗传差异上相关程度高,其中RAPD与ISSR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328。用ISSR标记估计的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1286~1.0932,平均0.4883,大于其余2个标记的估计值。3种分子标记皆可揭示甘薯品种的亲缘关系,其中ISSR标记产生的聚类图与系谱图最吻合,认为ISSR标记更适于分析甘薯品种的亲缘关系。

      三个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动态及其有关酶的活性变化
      王文静;刘林业;罗毅;姜玉梅
      作物学报. 2005, (10):  1305-1309. 
      摘要 ( 1851 )   PDF (6704KB) ( 8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强筋)、豫麦49(中筋)和洛麦1号(弱筋)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及其组分积累动态和与之有关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支链淀粉的合成均与直链淀粉的合成同时进行,灌浆中后期支链淀粉的合成比直链淀粉的合成快。豫麦49籽粒中直链、支链和总淀粉积累速率均高于其它两品种。3个品种籽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的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在灌浆期上述各酶活性变化的峰值均高于其他两品种,且大部分酶类在灌浆中后期仍维持较高活性。可见,与藁麦8901和洛麦1号相比,豫麦49具有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

      海滨锦葵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阮成江;钦佩;何祯祥
      作物学报. 2005, (10):  1310-1313. 
      摘要 ( 1690 )   PDF (5446KB) ( 8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海滨锦葵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1) 种子产量与果实数、地径、结果枝比、结果枝数、百粒重间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r = 0.945、0.770、0.567、0.497、0.397),与粗脂肪含量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 = 0.348);但与结果枝高度间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r =-0.343);粗脂肪含量与百粒重、结果枝底径和地径间呈十分显著正相关 (r = 0.389、0.383和0.358),但与结果枝枝下高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 =-0.397)。(2) 果实数对种子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其后依次是叶长、地径、结果枝长、百粒重、分枝数、结果枝角度、结果枝高度和株高;14个产量因子中有5个对产量有直接的负效应,包括叶宽、叶长宽比、结果枝数、结果枝底径和结果枝比。相关、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相结合的分析表明,对果实数、地径和百粒重的直接选择可有效增加种子产量;选择结果枝高度低的植株对种子产量改良有益;结果枝数和结果枝比的选择有助于提高种子产量,因其通过果实数和地径的间接作用较大。

      CaM和TFP对水稻早期胚胎离体发育的影响
      吴娟子;赵洁
      作物学报. 2005, (10):  1314-1321. 
      摘要 ( 1681 )   PDF (6624KB) ( 7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钙调素(calmodulin, CaM)和钙调素拮抗剂TFP (trifluoperazine)对水稻授粉后3~5 d胚胎离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CaM对水稻3~5 d胚胎离体发育的调控具有时间和浓度效应。较高浓度的CaM (10-6~10-5 mol/L)对不同时期的水稻胚胎发育均具一定抑制作用,CaM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培养基中外加10-7 mol/L CaM时,不同时期的水稻胚胎均表现出最佳的生长速度和最高的正常胚胎诱导频率;在相同的CaM条件下,胚龄越大,胚胎离体生长越快,正常胚胎诱导频率及总诱导频率越高。(2)较高浓度的TFP抑制水稻3~5 d胚胎的离体生长和发育,其作用亦有时间和浓度的效应,胚胎越小,抑制作用越强;TFP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生长速度及正常胚胎诱导频率、总诱导频率均逐渐下降。

      不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秧苗对难溶性磷的吸收利用
      郭再华;贺立源;徐才国
      作物学报. 2005, (10):  1322-1327. 
      摘要 ( 1818 )   PDF (5264KB) ( 10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4个典型耐低磷水稻基因型99011、508、580和99112,并以2个磷敏感基因型99012和99056为参照,采用营养液培养和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磷处理对秧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耐低磷基因型对3种难溶性磷源(有机磷、铝磷和磷矿粉)吸收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无机磷处理,6个基因型生物量和根干重基本上均为全磷处理(P)>对照+铝磷(CK+Al-P)>对照+磷矿粉(CK+RP)> 对照(CK);4个耐低磷基因型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大于2个磷敏感基因型;对于根冠比,耐低磷基因型580和99011为对照+磷矿粉(CK+RP)>对照+铝磷(CK+Al-P)> 对照(CK)> 全磷处理(P),耐低磷基因型508、99112和磷敏感基因型99012为CK> CK+RP> CK+Al-P > P,磷敏感基因型99056为CK+Al-P > CK+RP > P>CK;缺磷处理,秧苗活化吸收难溶性磷源的能力均为OP> Al-P> RP,且不同基因型的分解吸收能力对OP为99011> 508> 580> 99012> 99112> 99056(表2),对Al-P为580> 99011> 99112> 508> 99056> 99012(表3),对RP为580> 99112> 99011> 508> 99012> 99056(表2)。此外,缺磷即CK处理,508对低浓度的磷吸收最多(表2和表3),而580对磷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表3),这些特征可能也是它们耐低磷的重要贡献因子之一。

      植物逆境诱导启动子mwcs120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
      杜娟;朱祯;李晚忱
      作物学报. 2005, (10):  1328-1332. 
      摘要 ( 1686 )   PDF (7134KB) ( 10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特异PCR扩增,克隆逆境诱导表达启动子mwcs120。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与冷诱导启动子wcs120的序列同源性为97.1%,有2个位点发生了突变,但逆境调控保守元件的序列未发生改变。瞬时表达实验表明,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mwcs120启动子均受低温和高盐逆境诱导,使GUS基因的表达增强。因此,mwcs120启动子在作物抗逆基因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冬小麦不同株型品种光谱响应及株型识别方法研究
      卢艳丽;李少昆;王纪华;谢瑞芝;黄文江;高世菊;刘良云
      作物学报. 2005, (10):  1333-1339. 
      摘要 ( 1713 )   PDF (5735KB) ( 8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直立和平展2种株型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它们的光谱响应以及田间植被覆盖度的差异,探讨了利用冠层光谱反射率、光谱特征参量NDVI及植被覆盖度识别小麦株型的方法。结果表明,(1)小麦不同株型品种在近红外波段(700~1300 nm)光谱反射率有明显差异,生育前期平展型品种高于直立型品种,并以拔节期的差异为最显著,随着生育进程差异逐渐变小。拔节期是进行株型识别的最佳时期,并且此期冠层的敏感波段680 nm和760~900 nm的反射率在2种株型品种之间差异明显。(2)小麦冠层叶面积指数(LAI)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680,890)呈正相关,并且不同生育阶段其相关程度有差异,这是利用NDVI和植被覆盖度(COV)识别不同株型的基础。(3)相同COV条件下,直立型品种的NDVI高于平展型品种的NDVI,并且随着COV的增加,差异逐渐变小,二者的变化关系体现了直立型品种株型紧凑和平展型品种株型披散的特点,利用NDVI和COV的关系可以对株型进行识别,以小麦拔节期为最佳识别阶段,此期2种株型品种的NDVI具有显著差异(P<0.05)。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居辉;熊伟;许吟隆;林而达
      作物学报. 2005, (10):  1340-1343. 
      摘要 ( 1826 )   PDF (5812KB) ( 13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采用英国Hadley中心的区域气候情景PRECIS (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 for Impacts Study),结合校正的CERES-Wheat 模型,对21世纪70年代(2070s)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小麦的产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RECIS预测的2070s气候变化条件下,我国雨养小麦和灌溉小麦的平均单产较基准年(1961-1990平均值)约减少20%,其中雨养小麦的减产幅度略高于灌溉小麦,春小麦或春性较强的冬小麦减产明显,减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春麦区和西南冬麦区。

      不同类型饲用作物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张晓艳;董树亭;王空军;张吉旺;刘鹏
      作物学报. 2005, (10):  1344-1348. 
      摘要 ( 1770 )   PDF (6184KB) ( 8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3种类型饲用作物杂交苏丹草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农大108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鲜、干物质产量以皖草2号最高,墨西哥玉米其次,农大108最低。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叶片是干物质产量构成的主体,对农大108茎秆是主体。皖草2号粗蛋白(CP)、无氮浸出物(NFE)、酸性洗涤纤维(AWF)、粗脂肪(EE)、粗灰分(CA) 5大养分产量均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和农大108,其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低于墨西哥玉米高于农大108。皖草2号总能量(GE)极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和农大108,分别高出1 448.024×106 J·hm-2和2 339.687×106 J·hm-2。农大108干物质和粗蛋白降解率最高,分别为57.880%和12.424%。墨西哥玉米粗纤维的降解率显著高于皖草2号,但它们的干物质和粗蛋白降解率差异不显著。3种类型饲用作物营养价值差异来自其生物学特性的显著差异。

      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的AFLP标记
      雷永;廖伯寿;王圣玉;李栋;姜慧芳
      作物学报. 2005, (10):  1349-1353. 
      摘要 ( 1779 )   PDF (7280KB) ( 9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研究利用抗、感黄曲霉菌侵染的花生品种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J11×中花5号”,以其F2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AFLP技术和BSA分析方法,获得了与花生黄曲霉菌侵染抗性连锁的2个分子标记,标记与抗性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8 cM和6.6 cM;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抗、感黄曲霉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分子标记与抗性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证实了两标记应用于研究群体之外的育种潜力。该抗侵染分子标记的建立为开展花生抗黄曲霉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有效的筛选技术。

      转反义PLDγ基因小麦的分子检测及农艺性状分析
      王瑞霞;高庆荣;崔德才;刘正斌;乔晓琳;李洪利
      作物学报. 2005, (10):  1354-1358. 
      摘要 ( 1804 )   PDF (7171KB) ( 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改良的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γ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兰考906,经特异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技术筛选出转化体并分析研究了转化株系与受体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 (1) 3个材料扩增出与阳性质粒大小相同的400 bp的目的片段,说明该基因已整合到小麦的基因组中,获得了转基因小麦植株。(2)转基因株系在农艺性状上与受体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株高、千粒重、单株穗数增加。变化范围分别为79.2~83.8 cm、50.53~52.98 g、5.30~8.86穗,分别比对照提高13.4 cm、6.94 g、3.82穗;而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减少。(3)转基因株系的成熟期明显比受体提早4~8 d;转化株系早代和后代中均存在完全的雄性不育现象。

      两个玉米回交一代群体中opaque2基因单侧连锁累赘的SSR分析
      方明镜;丁冬;杨文鹏;徐尚忠;郑用琏
      作物学报. 2005, (10):  1359-1364. 
      摘要 ( 2015 )   PDF (8110KB) ( 8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在回交一代既能较好地消除靶基因的遗传连锁累赘,又能在进行背景选择的基础上选择到轮回亲本遗传背景回复率较高的单株,本研究构建了单株数分别为1 416和1 627的SCBC1F1和HCBC1F1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回交群体。结合玉米叶片DNA大量、快速提取法,使用5个与opaque2o2)基因连锁并已定位的SSR标记,在SCBC1F1与HCBC1F1群体中,对o2基因单侧的连锁累赘进行SSR分析,并与Ribaut(2002)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结果优于相应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并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在玉米回交育种中应用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实际应用MAS程序中,不仅要重点考虑最终决选的单株数(Ni),而且还应该考虑到实际有足够后代的中选单株数(Nj)。另外,结合预期要消除连锁累赘的图距,制备足够大的BC1F1群体是十分必要的。

      稗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张桂芳;赵明;丁在松;张丽;肖俊涛
      作物学报. 2005, (10):  1365-1369. 
      摘要 ( 2075 )   PDF (7149KB) ( 8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揭示C4野生植物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PEPCase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探索改善作物高光效新途径,本研究首次克隆了稗草(E. crusgalli)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的cDNA全长,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证实,稗草ppc的cDNA全长为2 886 bp,编码961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AY251482);核苷酸序列与谷子(Setaria italica)C3型、高粱(Sorghum bicolor) C3-2型、玉米(Zea mays) C3-2型、水稻(Oryza sativa)C3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同源率分别达94.8%、93.2%、93.0%和89.7%。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C末端第771位氨基酸是丙氨酸(A),表明是一个C3型基因。与其他植物几种不同形式PEPCase进行的多重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也证实,此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所有参与对比的C3型序列的同源性均远远高于与C4型的同源性。与玉米、高粱C3-2型PEPCase的同源性分别高达到96.5%、96.4%,与高粱、玉米的C3-1型PEPCase的同源性分别为84.3%、83.8%,而与谷子、玉米、甘蔗和高粱的C4型PEPCase的一致性相对较低,分别为82.2%、79.1%、77.1%、76.6%。因此进一步推论新克隆的稗草ppc基因属于C3-2型。对其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了结构域、活性位点和功能位点预测。
      研究简报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ABA含量的影响
      王成章;韩锦峰;胡喜峰;张春梅;潘晓建
      作物学报. 2005, (10):  1370-1372. 
      摘要 ( 1461 )   PDF (4250KB) ( 8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苜蓿(Medicago sative)秋眠性(Fall dormancy)是苜蓿在秋季因日照长度变短和气温下降时的一种适应性生长特性,这种生长特性与苜蓿的抗寒性和生产性能相关[1]。自20世纪20年代Oakley发现苜蓿秋眠性以来,国外许多学者相继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的生长习性、根系形态、生产能力、抗寒性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秋眠性苜蓿秋季刈割后顶端生长长度很短,产量低,但越冬性增强,非秋眠型苜蓿则相反[2,3]。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将苜蓿的秋眠性分类标准定为9级3大类,即秋眠(1、2、3级)、弱秋眠(4、5、6级)和非秋眠(7、8、9级),现已成为全美苜蓿评价和商业化生产的第一评定指标[4]。随着对苜蓿生产区域化的要求,国外对苜蓿秋眠性的研究日益加深,在苜蓿秋眠性的遗传、生理生化以及秋眠性测定和不同秋眠性苜蓿的生产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5],但对苜蓿秋眠性的激素调控研究报道很少[6]
      用mRNA差异显示法分离水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
      王洁;王春连;樊金娟;章琦;孔繁玲;赵开军
      作物学报. 2005, (10):  1373-1376. 
      摘要 ( 1436 )   PDF (5347KB) ( 9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有助于阐明水稻抗病性的分子机制。根据对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抗性基因Xa21Xa1功能的研究[1,2],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与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互作后,激活下游一系列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除抗病基因外,水稻中参与对白叶枯病抗性的调控基因和防卫基因有哪些?它们在结构和表达调控上与其他植物的调控基因和防卫基因有何异同?均不很清楚。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DD)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研究诱导表达基因的有效方法[3~6],已成功用于动物细胞及肿瘤发育的特异基因的鉴定和克隆,在分离水稻差异表达基因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报道[7~9],这为我们在水稻白叶枯病上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用改良TAIL-PCR技术分析转基因烟草cbf1基因插入区的侧翼序列
      宋达峰;韩凝;边红武;朱睦元
      作物学报. 2005, (10):  1377-1379. 
      摘要 ( 1575 )   PDF (3755KB) ( 8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5年由LIU[1~3]等首创并发展了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 PCR)方法,对拟南芥中T-DNA整合位点的侧翼序列进行了扩增。这种方法利用3个特异的巢式引物和1个较短的随机简并引物引发PCR扩增。它用一系列特异性的巢式引物除去由特异引物单独延伸所产生的非特异性产物。又由于特异性引物和随机引物的退火温度有明显的差别,所以用特殊的热循环程序使PCR反应有利于特异性产物的扩增,而抑制由随机引物产生的非特异性产物。
      水稻早世代稳定株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周黎军;敖光辉;吴先军;肖祎;廖永祥;李仕贵
      作物学报. 2005, (10):  1380-1385. 
      摘要 ( 1539 )   PDF (7577KB) ( 7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育种实践表明,水稻品种间和亚种间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发生疯狂分离,纯合个体的出现一般需经7~10代,5~8年[1,2]。采用花培[3,4]和远缘杂交染色体消除技术[5,6]虽已应用于缩短作物育种时间,但仍耗时耗力。在作物如小麦、大麦、花生、水稻 [8~13]等育种实践中,偶尔会遇到杂种F2不分离的现象。吴先军等[11]提出了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的概念,即水稻杂交后代F3以前出现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以后世代不分离的遗传现象。由于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在育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其遗传机制和育种应用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探讨价值和现实意义。
      基于PCR技术的玉米CMS材料胞质类型的快速鉴定
      张祖新;方明镜;杜何为;邓莉蓉;郑用琏
      作物学报. 2005, (10):  1386-1388. 
      摘要 ( 1650 )   PDF (4122KB) ( 7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1年,Beckett依据育性恢复专效性原理将30种不同来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胞质划分为T、C、S三个基本类型[1]。此后,郑用琏和刘纪麟[2]、温振民[3]分别对育性恢复专效性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78年,Levings 和 Pring首次报道了玉米4种细胞质的线粒体DNA存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多型性,从分子水平证明了雄性不育基因存在于线粒体DNA(mtDNA)上,并证实mtDNA的差异既存在于各组CMS材料之间,也存在于组内[4]。根据mtDNA的酶切图谱可将C组和S组不育胞质进一步区分为几个亚组[4,5]。近年来,利用RFLP、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玉米胞质mtDNA多型性,证明RFLP和RAPD多态性可有效地用于不同胞质分类[6~8];利用线粒体DNA上嵌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也可准确地将CMS的不同胞质区分开来[9]。本研究采用RFLP和特异引物的PCR方法,对3个未知细胞质类型的不育系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并证实了基于PCR技术的玉米CMS系胞质类型的快速鉴定方法是有效的。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