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作物学报,今天是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3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7-02-12
    • 研究论文
      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粳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万靓军;张洪程;霍中洋;林忠成;戴其根;许轲;张军
      作物学报. 2007, (02):  175-182. 
      摘要 ( 2327 )   PDF (624KB) ( 1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高产施氮量条件下(225 kg hm-2),按基蘖肥、穗肥不同施氮比例且穗肥依不同叶龄期追氮共设计了20种施氮模式,研究了其对超级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氮素利用率及主要米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常优1号产量影响极大,基蘖肥与穗肥施氮比例为58.34∶41.66,穗肥以叶龄余数4、2叶等量施氮时,产量最高;产量与总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氮收获指数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随着穗肥施氮比例的下降,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垩白率、垩白度逐渐下降;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穗肥随追肥叶龄期推迟,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胶稠度、外观品质因基蘖肥施氮比例的不同而异。综合来看,基蘖肥、穗肥施氮比例为6∶4,穗肥以倒4、2叶期追肥可使该品种超高产、优质、高效得到较好的协调统一。

      水稻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
      胡茂龙;张迎信;孔令娜;杨权海;王春明;翟虎渠;万建民
      作物学报. 2007, (02):  183-188. 
      摘要 ( 2211 )   PDF (470KB) ( 14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由籼稻品种IR24 和粳稻品种Asominori杂交衍生的65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 CSSL)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在水稻抽穗后7 d测定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Gs)、气孔导度(Tr)、细胞间隙CO2浓度(Ci)、叶绿素含量(CHL)、全氮含量(TLN)。共检测到10个QTLs,分布于第1、3、4、5、7、8和10染色体上,LOD值在2.77~8.42之间,贡献率为9.5%~46.5%。其中仅有控制气孔导度的qGs-8 与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CHL-8以及第10染色体上控制气孔导度的qGs-10与控制细胞间隙CO2浓度的qCi-10位置相同,分别位于第8染色体上标记R727和第10染色体上标记C1166附近。其他QTL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暗示了水稻光合功能遗传规律的复杂性。
      油菜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的动态模拟模型
      汤亮;朱艳;孙小芳;曹卫星
      作物学报. 2007, (02):  189-195. 
      摘要 ( 1991 )   PDF (475KB) ( 14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构建了油菜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的模拟模型。模型针对油菜特有的生态冠层结构,采用“三层模型”法,即通过对花、角果、叶三层分别计算光能截获和光合作用,利用高斯积分法计算每层的光合量而得出每日的冠层总同化量。模型充分量化了油菜生理年龄、温度、氮素、水分等因子对最大光合速率的影响,同时考虑了维持呼吸与生长呼吸的消耗。利用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对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度较好,模型具有较强的机理性和预测性。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P的胞质分类研究
      陈伟;刘占先;鄂立柱;杨会;戴景瑞
      作物学报. 2007, (02):  196-200. 
      摘要 ( 2211 )   PDF (1103KB) ( 10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育性恢复专效性测定、PCR分类鉴定、类质粒鉴定3种玉米不育细胞质分类方法,对本室从爆裂玉米(Zea mays everta)种质中发现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P”进行了胞质分类研究,一致表明CMS-P属于S型不育胞质。这为CMS-P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卡方测验表明,S组田间育性表现恢复的各组合花粉可染率并不完全符合1∶1的分离比例,CMS-P向可育方向偏移的程度更大。花粉可染率在不同测验系、不同胞质、不同环境间都表现出较大差异,胞质与核微效基因间的互作可能是影响育性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小麦小G蛋白Rab2基因TaRab2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郭志爱;臧庆伟;景蕊莲;赵军;昌小平;李润植;赵志立
      作物学报. 2007, (02):  201-207. 
      摘要 ( 1889 )   PDF (1299KB) ( 10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G蛋白Rab在真核细胞内的小泡运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反向Northern筛选,从小麦抗旱品种旱选10 号水分胁迫诱导表达的cDNA文库中分离到与小G蛋白Rab2基因高度同源的EST片段。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方法,在小麦中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TaRab2(GenBank编号为AY851657)。测序结果表明,TaRab2的cDNA长度为824 bp,包含一个完整的633 bp的ORF,推测编码一个21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氨基酸多重比对分析表明,TaRab2编码的蛋白质与玉米、水稻、拟南芥及Sporobolus stapfianus等植物小G蛋白Rab2的同源性均大于90%。Nor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TaRab2为水分胁迫诱导上调表达的基因,在水分胁迫6 h的表达量最高,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表达量下降。

      超高产栽培迟熟中粳稻养分吸收特点的研究
      杜永;刘辉;杨成;王志琴;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07, (02):  208-215. 
      摘要 ( 1815 )   PDF (595KB) ( 10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迟熟中粳稻淮稻68和镇稻88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产量> 11 t hm-2),以一般高产栽培为对照,观察了氮(N)、磷(P)和钾(K)吸收和累积特点。与对照(产量>7.5 t hm-2)相比,超高产栽培水稻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N的吸收量较低,拔节后的吸氮量较高;磷的吸收量在各生育期均高于对照,中后期尤为明显;K的吸收量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以前,超高产稻与对照差异很小,自拔节起,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超高产栽培稻田N的输入输出基本平衡,普通高产栽培稻田表现为N盈余。在两种栽培条件下P与K均表现为表观亏缺,超高产栽培尤为严重。每生产1 000 kg稻谷所吸收的N、P、K,超高产中粳稻分别为21.6~21.9 kg、6.7~7.2 kg和24.8~25.6 kg,对照为23.8~24.3 kg、6.8~7.3 kg和27.4~29.0 kg。上述结果说明,超高产栽培中粳稻对养分吸收具有生育前期较低、中后期较高的特点,并具较高的产谷效率。对超高产栽培中粳稻养分吸收特点和养分优化管理进行了讨论。

      大田遮荫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吉旺;董树亭;王空军;胡昌浩;刘鹏
      作物学报. 2007, (02):  216-222. 
      摘要 ( 1953 )   PDF (576KB) ( 13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遮荫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对玉米叶片的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导致玉米籽粒产量显著降低,农大108(ND108)苗期遮荫50%和90%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6.9%和24.5%,穗期遮荫分别降低34.1%和55.3%,花粒期遮荫分别降低67.5%和79.4%。遮荫后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都显著降低。不同生育时期对遮荫的响应不同,苗期遮荫50%和90%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较对照降低53.6%和64.3%,穗期分别降低22.1%和23.0%,花粒期分别降低66.2%和79.4%。遮荫50%和90%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苗期分别较对照降低28.6%和49.0%,穗期分别降低36.6%和59.6%,花粒期分别降低43.9%和64.7%。遮荫使玉米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显著降低,不同遮荫时期对其影响不同,花粒期遮荫影响最显著。遮荫时期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大于遮荫程度对其影响。

      多环境下水稻DH群体剑叶长度的QTL分析
      曹刚强;高用明;朱军
      作物学报. 2007, (02):  223-229. 
      摘要 ( 2170 )   PDF (426KB) ( 10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由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杂交衍生的DH群体,连续4年测定剑叶长度,运用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其QTL及上位性互作,估算遗传主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全部18个QTL都参与了上位性的形成,其中3个没有自身的遗传效应,但参与了3对上位性互作,这是传统方法不能发现的。另外,一个QTL可与多个QTL发生互作,这可能预示着存在更高阶互作。QTL与上位性互作可以具有不受环境影响而稳定表达的效应,以及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有些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可以在多环境下被检测到,但却不具有主效应,这种QTL可能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为随机效应,一个QTL或一对上位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总和理论上应等于零,否则会影响对遗传效应的估算,因此多环境下估算的遗传效应更可靠。

      高油115籽粒灌浆期光能利用效率
      庄克章;郭新宇;王纪华;王空军;吴正锋;刘鹏;董树亭;张吉旺
      作物学报. 2007, (02):  230-235. 
      摘要 ( 2031 )   PDF (393KB) ( 1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种植密度为3万株 hm-2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高油115上、中和下部叶片灌浆期光能利用和耗散特性。结果表明,高油11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色值等均显著低于普通玉米农大108(P<0.05),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略低于普通玉米(P>0.05);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低于农大108;PSⅡ活性(Fv/Fo)略低于普通玉米(P>0.05)。高油115表观电子传递速率低于农大108,在相同光能下,高油玉米热耗散比例较普通玉米高,光能利用效率明显低于普通玉米叶片,3个叶位中中部叶差异最大,表明高油115光合速率较低主要是因光能利用率偏低造成的。在高油玉米育种和栽培中应选用高光效自交系配组和改善肥水条件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枯草芽孢杆菌B931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张霞;唐文华;张力群
      作物学报. 2007, (02):  236-241. 
      摘要 ( 1936 )   PDF (461KB) ( 14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931是分离自小麦田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细菌,对多种作物土传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能促进作物生长。本研究通过转座子Tn917的转座诱变,构建了菌株B931的突变体库。自3 000多个突变体中,筛选得到了6个对小麦全蚀病菌抑制能力丧失的突变体(B931-A),和多个产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力增加的突变体B931-I+、B931-G+、B931-C+,以及产这3类激素能力减少的突变体B931-I、B931-G、B931-C。温室测定这些突变体对小麦全蚀病及棉花立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抗生素的产生是B931具有病害防治能力的主要原因。产植物激素能力变化的突变体对苗期小麦和棉花没有促生长作用,但对甘薯苗的生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CIMMYT新型人工合成小麦Pina和Pinb基因等位变异
      李根英;夏先春;张明;张勇;何中虎;孙其信
      作物学报. 2007, (02):  242-249. 
      摘要 ( 2484 )   PDF (919KB) ( 8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由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ubsp. durum)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 Coss.)杂交产生,是研究小麦进化过程中基因变异的重要材料。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提供的57份由野生二粒小麦(T. turgidum subsp. dicoccoides)与粗山羊草杂交产生的新型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为材料,用单籽粒特性测定仪和PinaPinb特异性PCR引物对其籽粒硬度变异以及控制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ina和Pinb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SKCS硬度值变异较大,从10.5到42.6,其中15~30的占78%。共有Pina-D1aPina-D1cPinb-D1hPinb-D1j 4种等位变异型,基因型为Pina-D1a/Pinb-D1j的8个,占14%;基因型为Pina-D1c/Pinb-D1h的49个,占86%。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Pina-D1a/Pinb-D1jPina-D1c/Pinb-D1h对籽粒硬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父本粗山羊草和母本野生二粒小麦以及二者间的互作对籽粒硬度有显著影响,说明除PinaPinb外,还有其他微效基因影响籽粒硬度的形成。
      高效表达黑曲霉PhyA基因改善白三叶草对有机态磷的利用
      韩胜芳;谷俊涛;肖凯
      作物学报. 2007, (02):  250-255. 
      摘要 ( 1853 )   PDF (868KB) ( 9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i质粒介导遗传转化途径,建立了高效表达黑曲霉PhyA基因的白三叶草转基因系。PCR和Southern印迹结果表明,PhyA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Northern印迹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系中的PhyA基因具有高表达水平。此外,PhyA基因表达的植酸酶在Patatin信号肽的引导下具有分泌至细胞间隙和根际的能力。与未转基因对照相比,在以植酸盐为唯一磷素供源的条件下,高表达PhyA的转基因系植株的磷素累积量、鲜重和干重显著增加。证明外源转化黑曲霉PhyA基因能显著增强白三叶草利用有机态磷的能力。

      一个FIF1基因的SNP及定位研究
      韩志国;郭旺珍;张天真
      作物学报. 2007, (02):  256-261. 
      摘要 ( 1861 )   PDF (851KB) ( 1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逐步成为植物育种的重要方法。然而需要更多的实用的分子标记,尤其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目前,许许多多的方法已经应用到棉花结构基因组的标记开发,但是棉花SNP标记鲜见报道。FIF1基因是棉纤维优势表达的一个基因,研究证明它在棉纤维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已发表的亚洲棉FIF
      水稻C815S及其同源株系的育性光温特性
      何强;陈立云;邓华凤;唐文邦;肖应辉;袁隆平
      作物学报. 2007, (02):  262-268. 
      摘要 ( 2190 )   PDF (468KB) ( 10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C815S及其同源株系通过12种人控光温组合处理、短日遮光处理以及分期播种试验,就其育性光温特性、发育感光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815S及其同源株系不育起点温度低,均在23℃以下。在长沙自然长日条件下没有明显不育向可育的转换;在长沙短日条件下,育性出现轻微波动。其育性受光温双因子共同作用,且这种作用的程度与发育感光性强弱似乎存在密切联系。提出了光温敏不育系光温双因子互作量化的光温效应连动假设。这一假设能提供每一光长条件下与之对应的育性转换温度,对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制种和繁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叶片超声波信号发射及木质部脆弱性的影响
      贾秀领;王振林;马瑞昆;张丽华;张全国;杨利华
      作物学报. 2007, (02):  269-277. 
      摘要 ( 2349 )   PDF (629KB) ( 13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干旱引发植物木质部导管发生“空穴化”,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旱生理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检测小麦叶片超声波(AE)信号发射的变化,在田间充分灌水及控水条件下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石新733主要生育期叶片木质部导管空穴化及气栓塞发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AE信号一般6:00~8:00开始发生,夜间21:00~3:00期间停止。土壤干旱时植株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程度显著高于良好供水的植株。拔节至灌浆盛期控水处理24 h AE 总量高于足水处理,其中开花期至籽粒形成初期处理间差别最大,控水处理24 h AE平均为足水处理的4.6倍。但籽粒灌浆中后期控水处理土壤水分胁迫进一步加重时,24 h AE 反而下降至接近甚至低于足水处理,出现“AE衰减现象”。叶片AE累积发生值和叶水势(Ψl)的变化关系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脆弱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一般小麦Ψl降至约-1.00 MPa 时导管空穴化发生速率最高。土壤干旱条件下植株叶片木质部脆弱性显著增高,木质部安全性明显降低。土壤干旱时叶片空穴化和气栓塞增高的主要原因是导管对空穴化的抵御能力下降,而叶水势的影响较小。

      长期施肥对夏玉米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刘淑云;董树亭;赵秉强;李秀英;张振山
      作物学报. 2007, (02):  278-283. 
      摘要 ( 2016 )   PDF (599KB) ( 10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基地”的大田肥料长期试验为平台,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夏玉米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N、P、K化肥配合(NPK处理)以及N、P、K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合施用(NPKM与NPKS处理),叶片氮代谢酶(NR、GS、GOGAT和GDH)在籽粒灌浆时期均具有较高的活性,有利于玉米籽粒产量的形成;长期N、P、K化肥非平衡施肥的处理(NP、N、NK、PK处理)以及不施肥的CK,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变化差异较大,且活性高峰期和籽粒灌浆关键期时间不一致,植株整体生产能力较弱,玉米籽粒产量较低。不同的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不同,因而系统研究长期定位配比施肥处理下玉米叶片的氮代谢酶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麦秸还田及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徐国伟;吴长付;刘辉;王志琴;杨建昌
      作物学报. 2007, (02):  284-291. 
      摘要 ( 2361 )   PDF (609KB) ( 12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水稻武香粳14和扬粳9538为材,大田设麦秸还田与不还田、不施氮肥、习惯施肥法(FFP)和基于叶绿素仪(SPAD)测定值的氮肥管理(SSNM)等处理。结果表明,SSNM较FFP氮肥施用量减少40.0%~41.7%,而产量平均增加3.81%。秸秆还田的较秸秆未还田的产量平均增加2.49%。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以秸秆还田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与秸秆未还田或FFP相比,秸秆还田和SSNM降低了生育前期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但抽穗及以后差异较小);提高了茎蘖成穗率、结实期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说明秸秆还田和SSNM有利于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生产和提高物质生产效率。秸秆还田和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效率。对秸秆还田和SSNM的产量、生育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讨论。

      西藏青稞LEA3蛋白新抗旱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钱刚;翟旭光;韩兆雪;潘志芬;邓光兵;余懋群
      作物学报. 2007, (02):  292-296. 
      摘要 ( 2223 )   PDF (1439KB) ( 10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强抗旱青稞冬青8号和弱抗旱青稞品比14为材料,将幼苗经干旱诱导处理12 h提取总RNA,RT-PCR同源克隆到2个有差异的LEA3蛋白抗旱基因的全编码框序列。冬青8号、品比14的LEA3蛋白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661 bp和694 bp,其中,来源于品比14的LEA3蛋白基因编码框全长639 bp,编码含21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多肽含有9个重复的、由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保守基元序列。而来源冬青8号的LEA3蛋白基因与之相比较除缺少33 bp核苷酸外,另有6个碱基的差异,所编码的蛋白质也相应地缺少第4个保守基元序列,由8个重复的保守基元序列组成。二者在DNA与氨基酸序列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4.38%和92.02%。结果证实抗旱性不同的青稞品种之间LEA3抗旱蛋白保守基元拷贝数有差异,推测抗旱蛋白结构的差异可能对植物的抗旱性有影响。

      小麦叶片氮含量与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马吉锋;朱艳;姚霞;田永超;刘小军;曹卫星
      作物学报. 2007, (02):  297-303. 
      摘要 ( 2071 )   PDF (548KB) ( 10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不同氮素水平下不同品种小麦上部叶片氮含量和荧光参数随生育进程的变化模式及小麦叶片氮含量与荧光参数的相关关系,提出小麦叶片氮含量的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叶位叶片氮含量和荧光参数Fv/Fm、Fv/Fo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从孕穗到成熟,Fv/Fm和Fv/Fo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麦各叶位叶片氮含量与荧光参数Fm、Fv、Fv/Fm、Fv/Fo、Fs和Fo’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顶部2张叶片的相关性最好。不同小麦品种顶2叶氮含量分别与Fv/Fo和Fv/Fm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平均决定系数分别达0.66和0.61。对于低、中、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类型,可以利用统一的回归方程来描述顶部2张叶片氮含量随Fv/Fo的变化模式。
      氮素水平对藁城8901和山农1391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
      蔡瑞国;尹燕枰;张敏;戴忠民;严美玲;付国占;贺明荣;王振林
      作物学报. 2007, (02):  304-310. 
      摘要 ( 2125 )   PDF (528KB) ( 1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GC8901)和弱筋小麦品种山农1391(SN1391),在池栽条件下,分别施纯氮12、24和36 g m-2,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2个类型小麦品种籽粒淀粉、蛋白质性状和加工品质有较大影响。与12 g m-2处理相比,24 g m-2处理明显提高籽粒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促进淀粉积累,改善淀粉的糊化特性。当氮素水平增加至36 g m-2时,籽粒的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提高,淀粉积累量降低。随氮素水平提高,GC8901籽粒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总蛋白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提高,而醇溶蛋白含量降低。SN1391以24 g m-2处理的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最低;随氮素水平提高球蛋白含量提高,而清蛋白含量降低。适量施氮能提高籽粒硬度,但过量施氮则使其降低。籽粒容重随氮素水平提高而降低。增施氮肥能提高GC8901面粉白度,但SN1391以12 g m-2处理最高,24 g m-2处理最低。氮素水平从12 g m-2增加到24 g m-2,GC8901面筋含量、质量提高,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延伸度增加,这有利于提高强筋专用品质;SN1391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降低,筋力变弱,拉伸面积减小,弱筋专用品质得以改善。当氮素水平增加至36 g m-2时,2个品种加工品质有变劣的趋势。研究表明,改变淀粉、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是氮素水平影响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途径。

      基于近地高光谱棉花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
      柏军华;李少昆;王克如;隋学艳;陈兵
      作物学报. 2007, (02):  311-316. 
      摘要 ( 1954 )   PDF (442KB) ( 12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棉花地上鲜生物量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变异系数,反射率光谱、一阶微分光谱与地上鲜生物量相关关系得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棉花冠层反射率光谱变异系数在672 nm波段处最大;棉花地上鲜生物量与反射率光谱相关系数最大值在可见光波段出现在589~700 nm,在近红外波段出现在865~919 nm波段,且前者大于后者。地上鲜生物量与一阶微分光谱相关系数在可见光波段出现524~528 nm、552~588 nm、710~755 nm 3个高值区。基于以上研究,选择19个高光谱特征参数建立了棉花地上鲜生物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经检验,单波段中以F629估算水平最高,估算模型为Y = 9.7914 exp(-20.738 F629),准确度为83.9%、RMSE为0.64 kg m-2、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40**;组合参数以[629, 901]指数形式估算模型估算水平最高,模型为Y = 0.0986 exp(4.3696[629, 901]),准确度达84.0%,RMSE为0.55 kg m-2,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60**,上述两个模型为参选模型中估算棉花地上鲜生物量最佳高光谱估算模型。

      用SSR技术和混合取样方法估算玉米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侯本军;王铁固;陈彦惠;吴连成;库丽霞
      作物学报. 2007, (02):  317-321. 
      摘要 ( 2102 )   PDF (405KB) ( 11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GBSS with starch granule were studied using a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cultivar Chinese Spring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s. After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analysis, we got GBSS concentration by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CBB G-250)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affected the binding of GBSS and starch granule. In 50–80℃, the concentration of GBSS unbound from starch increased with the temperature rising, which the maximal concentration was 11.361 μg mL-1 at 80℃, while that was reduced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85–95℃. Furthermore, Mg2+ could also affect the quantity of GBSS unbound from starch. When Mg2+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than 1.75 mmol L-1, the concentration of GBSS unbound increased. The lower Mg2+ concentration,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GBSS unbound. However, when Mg2+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than 2.5 mmol L-1, it could restrain GBSS unbinding.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GBSS bound starch granule by non-covalent bonds. The best GBSS extracting conditions were 55 mmol L-1 Tris-HCl (pH 6.8), 0.75 mmol L-1 MgCl2, 2.3% SDS, 5% 2-ME and 10% glycerol, 15 min in boiling water, or 55 mmol L-1 Tris-HCl (pH 6.8), 0.75 mmol L-1 MgCl2, 2.3% SDS, 5% 2-ME and 10% glycerol, 80℃ 30 min. The results are helpful to investigate 3-D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activated GBSS and mechanism of GBSS binding with starch granule.

      中国春小麦GBSS与淀粉颗粒结合特性的研究
      郭华;王宪泽;李海雷;高艾英;田纪春
      作物学报. 2007, (02):  322-325. 
      摘要 ( 2255 )   PDF (943KB) ( 9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小麦品种中国春(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分析了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与淀粉颗粒结合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力。通过SDS-PAGE及测定GBSS溶液浓度,证实小麦GBSS与淀粉粒结合的紧密程度受温度影响,在50~80℃范围内,GBSS从淀粉颗粒上的解离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而在85~95℃之间,解离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沸水浴处理15 min的GBSS解离量较大,但超过35 min时GBSS的量反而有所减少。Mg2+浓度也影响GBSS的解离,低于1.75 mmol L-1时,随Mg2+浓度降低解离量逐渐升高;高于2.5 mmol L-1时,随Mg2+浓度的升高解离量逐渐降低。表明GBSS与淀粉粒的结合力是非共价键。

      研究简报
      水稻(Oryza sativa)新型液泡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特征分析和表达
      刘祝玲;韩胜芳;肖凯
      作物学报. 2007, (02):  327-332. 
      摘要 ( 1883 )   PDF (1174KB) ( 9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拟南芥AtNHX1 cDNA 片段作为探针,筛查水稻盐胁迫植株叶片cDNA 文库,获得与AtNHX1同源的水稻新型液泡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OsANT1)。序列分析表明,OsANT1 全长cDNA为2 178 bp,包括一个长度为1 60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35个氨基酸残基。在DNA水平上,OsANT1基因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长度为4 835 bp。OsANT1含有12个跨膜域,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与来自拟南芥、水稻、小麦、玉米、大麦、马蔺和芦苇等的Na+/H+逆向转运蛋白高度同源。盐胁迫条件下,OsANT1的表达具有盐分诱导特征,且随着胁迫的增大而增加。表明该基因可能在水稻抵御盐分胁迫的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小麦幼苗水分胁迫应答基因表达谱分析
      庞晓斌;毛新国;景蕊莲;施俊凤;高婷;昌小平;李彦舫
      作物学报. 2007, (02):  333-336. 
      摘要 ( 1940 )   PDF (290KB) ( 9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别构建小麦幼苗在水分胁迫1 h、6 h、12 h、24 h和48 h条件下的cDNA文库,得到6 733条EST序列。通过对这些序列的组装、比对、注释和分类,初步构建了小麦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应答基因表达谱,发现水分胁迫应答基因表达的时间特性及4种表达模式。在648个已知功能注释的uni-gene中,6.17%属转录因子类基因,2.16%为蛋白磷酸酶类基因,4.01%是蛋白激酶类基因,19.90%为避免损伤和修复蛋白类基因,2.0%为大分子保护因子类基因,9.11%为膜蛋白类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是抗旱相关的重要基因。

      不同灌溉处理对小麦蛋白组分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严美玲;蔡瑞国;贾秀领;王江春;王振林
      作物学报. 2007, (02):  337-340. 
      摘要 ( 2027 )   PDF (49KB) ( 11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阐明不同灌溉处理对强筋和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以藁城8901(强筋)和山农1391(弱筋)品种为材料,设3个灌溉处理,于花后7~35 d分别测定其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以及粉质仪和拉伸仪参数。结果表明,对于籽粒清蛋白和球蛋白,随灌溉量的增加,藁城8901和山农1391的含量均提高;适量灌溉(浇起身水和孕穗水各75 mm)能提高强筋品种籽粒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降低弱筋品种的含量。藁城8901籽粒谷蛋白、GMP含量、HMW-GS含量、面粉沉淀值、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显著高于山农1391。灌溉能显著提高藁城8901面粉沉淀值、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山农1391面团流变学特性对灌溉的反应较迟钝,这与不同灌溉处理对不同品种籽粒醇溶蛋白、谷蛋白、GMP和HMW-GS含量的影响密切相关。

      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与株高及穗位高QTL定位
      张志明;赵茂俊;荣廷昭;潘光堂
      作物学报. 2007, (02):  341-344. 
      摘要 ( 2186 )   PDF (285KB) ( 13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玉米自交系组合R15×掖478的F2群体构建连锁图谱,并通过1年2点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考察玉米229个F2:4家系成株期的株高和穗位高。所建连锁图谱上共拟合146个SSR标记位点,覆盖基因组1 666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4 cM。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8个控制株高的QTL,分别位于第2、3、4、5和8染色体;3个控制穗位高的QTL位点,位于第4染色体。单个株高QTL的贡献率变幅为6.67%~11.59%,单个穗位高QTL贡献率变幅为10.46%~12.15%。

      甘蓝型油菜开花期和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分析
      蔡长春;陈宝元;傅廷栋;涂金星
      作物学报. 2007, (02):  345-348. 
      摘要 ( 2042 )   PDF (295KB) ( 11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对光周期分别表现稳定弱敏感和强敏感的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种DH401(P1)与Q2(P2)配制F1代并经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群体来研究开花期和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规律。将P1、P2和DH群体连续2年分别种植在长日照的甘肃省和政县和短日照的广东省肇庆市、湖北省武汉市3地并调查开花期,以从和政和肇庆获得的开花期来计算光周期敏感指数(PSI),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DH群体的开花期及光周期敏感指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和政、武汉和肇庆,开花期分别由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和2对累加作用主基因+多基因的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1.13%、63.05%和62.0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43%、1.58%和22.71%。光周期敏感指数由2对隐性上位主基因及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和37.5%。同时也估算了该DH群体的其他遗传参数。因此,开花期和光周期敏感性主要由2对或2对以上主基因及多基因控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开花期基因之间的互作模式有所不同。同时也讨论了本研究结果在育种中的意义。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科学出版社
主编:万建民
副主编:陈晓亚 杨建昌 张献龙 王建康
    徐明良 刘春明 王道文 孙传清
    丁艳锋 金危危 储成才 程维红
编辑部主任: 闫春玲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6-3490
国内邮发代号:82-336

微信
  • 2013年创刊
  • SCIE 收录
  • ScienceDirect上开放获取

主编:万建民
CN 10-1112/S
ISSN 2095-5421, 2214-5141(online)
在线出版: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the-crop-journal
在线投稿: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j/
E-mail:cropjournal@caas.cn
电话:8610-82108548

微信